什麼是信用卡?|信用卡手續費、循環利率簡介

更新日期: 2022 年 5 月 28 日

在出社會以前,我買任何東西都是以現金結帳。

那時不論是信用卡、行動支付或各種付款方式,我都不曾列為消費方法之一。

因為那些支付手段對我來說,是非常「新穎」的消費方法,自己完全不懂。

更重要的是,我其實一點也不想懂。

可能是小時候不知從哪裡聽說的金融悲劇故事,讓我對這些東西有些反感。

其中,「信用卡」更是自己能避免就避免,因為那時聽到種種「卡奴」的故事,讓我對它蒙上一層不好的陰影。

但好巧不巧,我姊剛好在銀行上班。

因此每當討論到信用卡相關消息時,她總是會試著翻轉我那些陳舊的想法,希望我能重新正確了解信用卡。

雖然她利益良善,但人的本性難移,我對信用卡的錯誤觀念更是根深蒂固。

每當她講解那些正確的知識給我聽時,我表面上接受,但心底卻還是無法放開心胸,坦然改變想法。

所幸因為她是我姊,因此我的生活環境會與她有交集。

不管是遛狗、騎車、買飯、看電影,只要一有機會我們就會開啟信用卡的相關討論。

再加上她孜孜不倦的教誨,讓我的思想在不知不覺中,還是逐漸學會接受新的金融觀念。

雖說牛牽到北京可能還是牛,但生活環境對人的影響,還是具有十足的影響力。

例如:江西納跑到北京,就可能從「You can’t see mee」變成「早上好中國,現在我有冰淇淋」

什麼是信用卡?

什麼是信用分數

信用卡的運作基石在於「信用」兩個字。

發卡銀行會根據申辦人的可信任程度,判斷是否具有還款能力。

「信用」是一種抽象模糊的概念,我們通常很難以衡量

早期的銀行,是根據一個人的儲蓄金額、抵押品以及個人特質,作為信用判斷的原則。

因此會通過審核的人,都是「有責任感的人」。

這種評估方式,最大的風險在於,它並沒有任何科學根據。

直到電腦問世後,信用的評估方式產生改變。

銀行藉由從電腦取得的大量數據,將以往的評估方式,改為以資料為準的「統計模型」。

這些統計模型,會計算出每個人「信用分數」,分數越高越值得信任。

不同信用分數,代表所代表的信用品質

台灣負責建立「信用分數」的組織為:聯合徵信中心,他們負責建立全國的金融信用評分系統。

此分數最高分為 800 分、最低分則為 200 分,銀行會根據每個人的分數,判定此人的信賴程度。

此外,這個分數不只影響信用卡的申辦,舉凡「貸款額度」、「利率」與「期數」等,都會以此分數作為審核標準。

因此原則上來說,分數當然是越高越好。

如果想知道自己的信用分數,可以上聯合徵信中心的官網,以自然人憑證或健保卡,即可免費申請查詢。

使用信用卡的好處

信用卡是一種支付工具,讓使用者除了現金以外,還能使用的另一種消費方式。

我們藉由銀行對自己的「信任」,讓金融機構在消費當下,先幫我們支付消費金額,並在每月月底統一收取款項。

你可能會問:「那我這樣直接使用現金就好,幹嘛還需要花時間辦信用卡,畢竟功能都一樣不是嗎?」

若我們將信用卡作為一種消費手段,它確實與現金無明顯差別。

但除此之外,發卡銀行還會提供「消費回饋金」的優惠。

當信用卡使用者消費到規定金額時,銀行就會提供一筆卡費減免金額,讓使用者「少繳」當用原本應支付的費用,作為回饋消費者的好禮。

此外,不同的發卡銀行,還會跟不同的企業合作,提供卡友會員專屬的優惠。

我們以 2022 年的資訊為例,稍微比較各家銀行的相關優惠。

種類 優惠
滙豐現金回饋御璽卡 任刷一筆不限金額,享7-11禮券300元
花旗現金回饋Plus鈦金卡 週一至週四 2D電影享 6 折,3D、IMAX享 8 折
花旗饗樂生活卡 新卡首年生日王品買一送一
聯邦銀行 賴點一卡通御璽卡 水電繳費優惠和各種國外旅遊優惠

由上表可知,市面上有上百種信用卡,每張卡票都有各自的消費、通路優惠。

使用者可以根據適合的消費習慣,選擇回饋最多的信用卡,。

或者,單純選擇現金回饋最高的信用卡,也稱為「無腦神卡」

正卡、附卡差異

由於申辦信用卡須達到一定門檻(例如:年齡、身分、信用額度)。

銀行為了讓那些無法辦卡的人,也能使用信用卡消費,每一張信用卡(又稱:「正卡」)都能申辦 2 張「附卡」。

最常見的情境,是父母持有一張「正卡」,並另外申請「附卡」給子女消費使用。

若想要申請信用卡附卡,雖說每家銀行的規範不盡相同,但大抵都須符合以下的資格限制:

  • 年滿 15 歲以上,介於 20 歲以下
  • 「附卡持有人」,需要與「正卡持有人」有血緣關係(例如:配偶、父母、子女)

由於附卡所有的消費責任,都要由正卡持有人承擔,因此需要比較謹慎的評估。

以下,幫大家整理「附卡」相關權利與義務。

項目 正卡 附卡
消費額度 正、附卡消費金額合併計算,正卡持有人可自行設定額度
信用卡年費 需繳交 需繳交,但通常較正卡低,有時甚至免費
優惠權益 依據申辦信用卡想有不同優惠,正、附卡享有相同優惠

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,看到這麼多便利的服務與優惠,我們一定要問:

為什麼信用卡公司,要平白無故給我們這麼多好處?

信用卡公司如何獲利?

根據金管會統計,2019 年台灣信用卡業務收入為 572 億台幣,不僅連兩年突破 500 億,更創下 2009 年以後新高。

2021 年信用卡收入雖因疫情影響,整體收入下滑約 10 %,但整體收入仍是向上成長的趨勢。

從以上數據可知道,雖然銀行看似推出各種特別優惠、現金回饋。

但整體看起來,它們也從信用卡此金融工具中,取得非常多的收入。

作為信用卡使用者,我們可以好奇問一下:「發卡銀行到底怎麼賺錢?」

以 2019 年為例,可以將該年 572 億的總收入,拆成兩大區塊:

  • 信用卡手續費:407 億
  • 循環利率:155 億
  • 其他:15 億

因此,若想更理解信用卡此工具,可以從「信用卡手續費」與「循環利率」兩大重點著手。

信用卡手續費

當一位消費者使用信用卡,在某間商店消費時,該店家的配合銀行,會從每筆消費金額中,向該店家收取 2% ~ 5% 的「信用卡手續費」。

例如我們在超商以信用卡購買 100 元的便當,其中超商就需要將 3 塊錢拿銀行,自己實際只有賺到 97 錢。

藉由從廣大的信用卡使用者,在每次消費中取得的 3 塊錢,在一年後也會累積到 500 億元,成為銀行的重要收入。

這也是為何信用卡,願意提供首次消費 500 至 1000 元不等的獎勵金,以及各種消費優惠。

因為它希望養成你的信用卡消費習慣,藉此從中收費

最經典的例子是大通銀行曾發行的「藍寶石尊爵卡」,它的開卡獎勵是 1500 元美金。

這張信用卡由於豐厚的回饋,導致大通銀行損失 2 至 3 億美元的利潤

對此,該銀行的 CEO 卻表示:

這張卡讓我們成功花費 2 億美元,但預期利潤也非常高,事實上,我希望可以損失到 4 億美元。

你可能會問:「怎麼會有店家願意白白將錢送給銀行,直接用現金收不就好了嗎?」

確實,我們去吃小吃店或路邊攤時,通常都是收現金為主,很少會接受刷卡。

當一個企業的規模越大,它就越需要信用卡等支付工具

因為當一間店的收費方式越多,顧客成交的機率就越高。

例如摩斯漢堡信用卡只接受台新,若我是一位永豐信用卡的使用者,可能就不會去那邊消費,因為我得不到消費回饋金。

此外,隨著金融科技的發展,無現金交易的趨勢只會越來越普及。

循環利率

當我們以信用卡消費後,銀行每月進行帳務結算時,帳單上會顯示兩筆數字,提供我們選擇不同的還款方式:

  • 本期應繳總額:信用卡使用者當月結清消費金額。
  • 本期最低應繳總額:信用卡使用當月未付完消費總額,只繳交一部分金額。

對銀行來說,這兩種使用者的還款方式,背後分別代表不同的意涵。

若你是每月全額還清的使用者,銀行會稱你為「米蟲客戶」(Deadbeat customer)。

因為你享有信用卡帶來的各種好處,但銀行卻無法從中獲利。

若你選擇只繳交當月最低卡費,則屬於銀行最大的金雞母。

因為他們能透過「循環利率」從中獲利,賺取每年上百億的收入。

循環利率是一種利息。當消費者沒有將帳單繳清,剩下未繳的部分,將會按照不同商品的消費時間點,逐筆徵收利息費用。

簡單來說,循環利率的本質,就是透過以債養債,從中獲利。

至於實際上到底要還多少錢,可以參考看看財鼠兄弟的影片,內有詳細的計算方式。

俗話說:欠錢還錢,天經地義!

當你今天提前享受信用卡帶來的好處,卻在事後無法支付應有的責任,那你就需要為自己的行為,多付出一些代價。

若想避免自己被銀行收取利息費用,我們只需要設定「自動付款」,就能免除上述所有煩惱。

卡奴是怎麼產生的?

文章開頭中我提到,自己因為聽過不少卡奴的新聞,讓我對信用卡的第一印象相當不好。

但究竟「卡奴」是怎麼產生的呢?我們可以將時間退回 30 年前。

1991 年,台灣逐漸放寬新銀行設立的限制,銀行數量從原本 16 家,迅速增加到了 2000 年的 53 家。

在銀行大量出現的年代裡,他們卻因「日本房地產泡沫」與「金融危機」等問題,讓金融界的業績跌到谷底。

因為沒人願意投資,錢就借不出去,沒有貸款就沒有利息收入。

這時,金融圈將目標客群從公司法人,轉移到了一般民間市場。

他們以「現金卡」與「信用卡」兩種金融商品,作為消費信用貸款的切入點,當年也稱為「雙卡」

※現金卡是什麼?

「現金卡」是一種貸款商品。

每張現金卡都有可以借貸的額度,在指定額度中,使用者可以直接透過 ATM 提款機領取資金,對急需用錢的人相當方便。

但因為它額度較小,使用者需要還款的利率費用也相較房貸、車貸來的高。

在那時,銀行間為了取得業務擴張的先機,推出各種眼花撩亂的方案、噱頭、廣告,例如:

  • 5 分鐘快速發卡
  • 只要會呼吸就能辦卡
  • 借錢是一種高尚的行為

其中,最成功的例子莫過於萬泰銀行推出的「喬治瑪莉現金卡」,命名方式源於閩南語「借錢免利」的讀音。

萬泰銀行在推出的頭一年虧損 30 億台幣,但在隔年瞬間谷底翻盤,創下獲利 50 億台幣的成績。

在銀行廣告滿天飛的年代,「量入為出」的觀念被「過度消費」、「活在當下」的想法推翻。

例如一位卡奴說:

廣告告訴我們有錢用的時候就應該及時享樂。困頓家庭也可以用信用卡一刷,解燃眉之急

雙卡巨大商機的背後,其實它利基點就是「高利貸」。

以當時一般貸款利率 4% 為基準,雙卡的循環利率通常是 20 % 起跳。

當借貸者還不出錢後,銀行除了強制扣薪 1/3 外,還會將剩下債務打包賣給討債集團,最後只能在壓力、焦慮中成為卡奴一族。

在 2004 年至 2005 年之間,卡債危機逐漸浮現,當年台灣自殺人數超過 4000 人,其中 1/4 以上是卡奴。

後來,由於卡債危機從金融市場,逐漸蔓延到社會各層面,金管會才開始釋出《處理卡債問題報告》

並透過一系列利息上限調整、法規修正、放貸限制、禁止銀行委外催收等手段,才逐漸平息卡債問題。

但卡債危機並非一朝一夕能化解,如今 30 至 49 歲此區間,仍有約 700 億的循環利率費用,等著被償還。

這段年齡層,就是當年二、三十歲的年輕卡債族。

如何正確使用信用卡?

若想要正確使用信用卡,我們需要了解:信用卡是取代現金的支付工具,而非超支消費的借貸工具

最好的消費模式,就是不超出你每個月的可用薪資。例如你的戶頭 2 萬元,信用卡消費就絕對不能超過 2 萬元。

許多人拿到信用卡後,就是先查看信用卡的刷卡額度是多少,錯誤認為「消費額度」等於「消費能力」。

如果你戶頭只有 2 萬,卻花了消費額度的上限 10 萬元,那中間 8 萬元的差額,說好一點叫「增加資金彈性」,但說難聽點就是「負債」

因此,我們要注意的不是提高信用卡額度,而是如何不違約。

很多人違約的原因,是因為薪資發放日是在月初,但信用卡繳費日是在月底。

通常月底時因為已經把錢光了,只好等先違約幾天後,等薪資入帳在繳卡費。

若不想信用違約,其實藉由兩件非常基礎的事情,就能輕易達成:

  • 將繳費日期,調整到薪資入帳後一兩天
  • 申請自動扣款

請記得,信用卡只是一種支付方式,千萬別讓銀行將它,變成你累積債務的工具。

常見問題統整

對於初次認識信用卡的金融小白來說,他們容易因為許多不同的專有名詞,感到混淆與不知所措。

因此,接下來我們幫各位讀者整理了相關名詞解析,讓大家第一次接觸就上手。

信用卡、金融卡、簽帳金融卡彼此差別是什麼?

「信用卡」、「金融卡」、「簽帳金融卡」,這三種卡片是最常讓金融小白,感到霧煞煞的專有名詞。

金融卡、信用卡、簽帳金融卡差異

我們以最基本的卡片:金融卡開始介紹。

金融卡就是一般俗稱的「提款卡」,它提供「提款」、「查詢銀行餘額」與「轉帳」等功能。

它是目前發卡量最大的卡片類型,因為只要你把錢存在銀行,就需要用到金融卡,才能從「自動櫃員機」( ATM )中領錢。

「信用卡」如前述所說,它是一種支付工具,讓你能夠先消費後付款。

理解信用卡與金融卡後,我們可以將「簽帳金融卡」想像成一般金融卡的進階版。

它既提供提款的功能,也讓使用者能以此進行消費。

它與信用卡的差別在於,信用卡消費的額度,可以超過現有戶頭存有的金額。

簽帳金額卡則是直接從帳戶扣款,戶頭沒錢則無法使用。

Visa、MasterCard、JCB 跟信用卡差在哪?

很多人會將 Visa、MasterCard 與 JCB 這些發卡組織,與一般發卡銀行混淆,以為 Visa 是一間銀行。

我們可以將「發卡組織」想像成一種銀行間的聯盟,它讓全球各地的銀行,都互相結盟合作。

信用卡發卡組織、發卡銀行介紹

當一間銀行加入其中發卡組織後,即可讓自己發行的信用卡,除了本身推出的回饋,還能額外享有該組織各種優惠、折扣與服務。

對消費者本身,如果都是在國內消費的話,其實不論是 Visa、MasterCard 或 JCB ,幾乎沒有太大的差異。

但如果要出國消費,或是需要進行海外網路刷卡,則會有各種交易手續費、匯率、刷退等費用的差異。

文章重點回顧

上文中,我們解釋了「信用卡運作原理」、「發卡銀行獲利方式」以及「正確使用信用卡的概念」。

從這三方面,大抵能讓人對它有基本面的通盤認識。

最後,我們統整本文所說的重點,幫助各位讀者重新回顧重要內容。

信用卡是什麼?

信用卡是一種金融商品,發卡銀行會根據申請人的「信用分數」,提供對應的每月可消費額度。

什麼是信用分數?

信用分數是評估一個人金融可信賴度的指標,它會根據每個人的各種金融消費紀錄,計算出對應分數。理論上,越高分代表代表越值得信賴。

信用卡的好處是什麼?

使用信用卡會比使用現金,擁有更多「消費回饋」(代表省更多錢),也會取得更多信用卡的獨享好禮。

信用卡的壞處是什麼?

如果每月沒有繳清完全卡費,將啟動卡費的「循環利率」,日積月累將會積欠許多債務。

什麼是循環利率?

「循環利率」是一種利率,它乘上「未繳交信用費用」後,就會變成卡費。此外,之前未繳清的卡費,還會不斷疊加進當月費用中,不斷讓金額越滾越大。

以上就是這次關於信用卡的介紹,有任何問題歡迎在底下留言,一起參與討論。

Similar Pos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