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作一年心得

年資與專業,兩者的關係是什麼?|工作一年心得

更新日期: 2022 年 4 月 16 日

不知不覺,從去年 4/19 號到職至今,已經快滿一年了。

記得剛到公司那段期間,由於初次上班使我非常緊張與害怕。

只能整天緊盯電腦螢幕,不敢有一絲怠惰。

還因此讓自己的眼睛「用眼過度」,需要點散瞳劑讓自己放鬆,才能好好休息。

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,一年後的現在,上班時已經能老神在在,對各種事物熟門熟路、游刃有餘。

我想這一切心境上轉變,應該歸功於自己累積了一年的「年資」。

若從一般企業來看,這一年工作經驗,也將幫助自己在未來面試時,擁有更高的錄取率。

但說也奇怪,既然「年資」對一個人的職涯,擁有正向的影響。

那為什麼還會有「中年失業」的現象產生呢?

年資是什麼?

曾有一個人在網路論壇發問:「如果你是老闆, 你會雇用中高齡失業人員嗎?

底下討論很熱烈,但多半一面倒表示:不會用

探究原因,有人認為中年失業者一定有某種缺點,能不用就不用。

有人則認為是公司有年齡歧視,只願意用低薪雇用年輕人。

上述論點,我覺得都是可能的原因。

畢竟一個人的職缺存在與否,小至個人因素,大至整體環境,不全然都能由自己控制。

但其中有一人的發言,我覺得他最精準的點出了問題所在:

中高年齡代表的一定是資深,但不一定是能力。

有時候上班時間一久,我們會不知不覺將自己的時間與精力,都投入到一種「只能依附在公司的專業能力」,陷入「虛假穩定」的陷阱裡。

在這種情境下,很容易將自己主動權交給公司,讓公司幫自己安排職涯。

若工作只專注於「公司評價」,卻沒有持續思考與「市場專業」之間的關連性,就會讓自己在公司的保護下,離市場越來越遠。

回想我自己一天的工作內容,也會發現一整天看似匆忙,但其實只是被各種瑣事填充。

不外乎就是寫報告、做簡報、開會與跑流程等繁瑣的工作。

設想,如果一個人多年的工作經歷中,大部分的日常都是以此形式度過。

那我們會形容他是一位「熟練的工作者」,還是一位「專業的工作者」?

去年我在求職時,常常會看到各大公司的招募條件,都有一條「工作經歷一年以上」的限制。

當時,我總覺得自己找工作不順利的成因,有一部分是因為「年資」不夠。

可是,若我們試著將相同的邏輯,套用到具有「10 年以上年資」的人身上,卻會發現還是會有人找不到工作。

這個現象代表一件事:年資只是一個參考值,真正決定用人與否的關鍵,還是專業能力。

專業是什麼?

在台灣的職場,有些公司會以「年資」作為面試篩選的關卡。

這種現象的存在,容易產生一種「專業能力 = 年資」的思維。

讓一些社會新鮮人即使遇到不適合的工作,也願意苦撐累積年資。

同時,也讓一些資深前輩,認為自己的專業會隨時間增長,錯估自己的市場價值。

但其實,專業不是用時間來計算,而是以實踐知識來累積。

一年前,我剛開始上班時深深感受到,「職場」與「學校」是兩個完全不同導向的環境。

在學校,我們花費大量時間「學習」;在職場,我們則花費大量時間「執行」。

起初,作為一位剛步入職場的新鮮人,這種生活步調讓我適應得很辛苦。

學生時期,我一學期只需要製作一份期末分析報告。

上班後,我只有一個下午時間能完成每周報告。

對此,我還曾因為給自己的壓力過大,在上班前還感受到胸悶不舒服,非常恐怖。

然而,隨著時間的遞進,當初的「恐慌圈」如今也變成「舒適圈」。

當初覺得困難的挑戰也變成每日任務,日復一日越來越熟練、漸入佳境。

但一年後的現在,我發現其實「職場」與「學校」在本質上有一點非常相似。

那就是過度偏向單一面向,無法達到真正的「知行合一」。

在學校,我們只專注在學習各種理論與知識,卻很少親自實踐。在職場,我們熟悉各種工作執行方法,卻很少學習新知。

只有當我們能將「知識」與「實踐」融合起來,才能將自己的專業往上提升。

藉由「學習」掌握新知,並通過「實踐」去驗證成效。

如此,才能了解到「知識」在現實的運作方式,並以此重新修正觀念與想法,學得更多新知。

而「學習」與「實踐」都需要花費時間,只有在同個領域不斷深耕,才能不知不覺間越走越遠。

看到這裡,你可能會想:「我上班時間都不夠了,哪還有時間學習?」

如何「在職進修」?

由於受到學校教育的影響,很多人對於「學習」的想像,是由專業講師規畫完整課程,並且至少擁有數十小時的課程時數。

但我認為,「學習」也可以是成為一種生活中的小習慣,就算只有 5 分鐘,也是合適的方式。

它只需要讓人每次學習時,都能小小進步一點點,即便在多麼不起眼改變,都非常價值。

因為每個習慣的種子,都來自單一、微小的改變。隨著時間的推移,它將生根發芽並不斷茁壯成長。

有些時候,或許學習後並沒有任何效果,但它只是積蓄起來了。

我們可能需要到很久以後,以前努力的全部價值才會一次顯露出來。

去年我剛到公司時,發覺有一位同仁在他的每周例會結束後,有時候會分享一些「酷東西」。

例如粉專的行銷小技巧、 試算表某一種實用函數。

後來詢問他後,才了解到原來我的行銷主管,邀請單位的行銷同仁們,可以在周會時分享最近學到的新知。

聽到這個消息後,我就知道自己一定要好好把握這個機會。

因此,從去年五月起,我幾乎每周都在報告結束後,都固定分享一個最近學到的酷東西。

一年總共有 56 週,扣掉國定假日與連假,假設有 40 週的工作天。

若乘上每次分享 5 分鐘的時間,我與公司行銷組的同事,至少學習 200 分鐘。

你好奇:「200 分鐘學了什麼?」

最初,我也是單純分享一些社群媒體的新知、新聞。

不過經過幾次分享後,我發現其實自己可以規劃系列課程,讓每次分享彼此有關聯,由淺入深,進行完整的講解。

最後,我總共講解了兩堂系列課程,分別是 10 堂「SEO 初學者指南」、8 堂「HTML、CSS 基礎教學」。

一直到現在,我也還在講授第三堂系列課程「試算表公式初學者指南」。

你可能會問:「幹嘛這麼認真,還做成系列課程?」

對此,我認為 TED 講者侯志勳在他的演說中,提供相當完整的解釋。

他認為 「分享是一種最好的學習」,因為在向他人分享前,我們必須試著整合自己所學,並以簡單易懂的觀念向他人講解。

在這過程中,不只能因「旁觀者效應」逼迫自己整合所學,也能在分享後找到發覺自己「知識的缺口」。

以自己的例子來說,由於每周都要進行 5 分鐘的分享,我常常需要反思:「我這週有沒有學到新的知識,或值得分享的事情?」

這種思考方式,讓我能不斷盤點自己是否有努力進步,並提供繼續進修的動力。

無圖片說明

學習是誰的事?

前面我們談到,真正決定一個人市場價值的原因是「專業」。

專業則是「知識與實際的累積」,需要依靠「學習」才能建立。

此外,我們也談到「學習」可以是生活中的習慣。

透過「向他人分享」進一步整合所學的知識,確實吸收並融會貫通。

最後,我們還有一個問題需要回答:「誰要負責「學習」這個任務?」

你可能會說:「廢話!當然是求職者本人阿,學習是自己的事情。」

若是從公司老闆、部門主管與成員的角度,當然都會認為這是一件理所當然事。

他們會相信每一位加入公司的成員,都會自動對於公司產生認同感。

因為積極承擔工作、主動接受公司指定目標,本來就是一種負責任的表現。

不過現實是很多人會談個人對團隊的責任,卻沒人談團隊對個人的責任

這世界沒有什麼應不應該的責任,只有你的事情值不值得他的投入,有認同感的人就會留下來,不是把人留下來,認同感就會長出來。

有時我們覺得公司不夠團結、同事能力不佳時,可能真正的原因,不是對方學習能力差、同業將好人才都挖走。

是陷於自我實踐、而忘記別人也是有血有肉的你。

相反的,我們更應該問的是:「公司還能為求職者做什麼?我們可以透過哪些方法,幫助其他成員建立專業?」

當一位公司成員,將自己的青春歲月投進一間公司內。

每個人都應該隨著時間不斷成長、茁壯,並且開創更多職涯機會。

而不是因為公司獲利不佳、新技術更新等問題,就以「學習力不足」、「年齡大了」的理由,作為辭退那些員工的藉口。

話雖如此,公司本來就只是一個獲利單位。

老闆大可不管上述的理念,反正「你不幹,後面還有一堆人排隊等著」。

如果遇到這種公司,我覺得就身為一位員工,最好的回應方式,就是將「培育人才」這件事情主動接下。

試著在每天的工作日常,透過向其他成員「分享所學」,讓每個人都能在良好的成長環境下,不斷自我成長。

對任何一個人來說,學習從來不是自己的事情,而是透過彼此的交流與反饋,讓每個人都可以是老師,也都是學生。

透過這種方式,讓他們在稍微負責任時,幫助對方解決困難,使對方心裡感到舒坦,讓他有機會慢慢學習更多事務,有勇氣接受更大的挑戰。

最後,在時間的累積下,每位公司同事都能因為能力有所成長,讓自己有更多就業選擇權。

離開原本惡劣的職場環境,取得更好的工作待遇與保障。

以上,就是我工作一年的心得,我們下次見!

Similar Pos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