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面對失敗?從挫折中學習與練習指南

更新日期: 2023 年 10 月 5 日

兩天前,接近晚餐時刻的我,正躺在純白柔軟的飯店床上。

因為剛剛才從溫泉起來,換完衣服後全身還沉浸在溫泉水的暖意中。

我從進公司兩年以來,這是第一次參加兩天一夜的宜蘭員工旅遊,終於可以好好慰勞一下自己。

等待同事梳理期間,我閒來無事隨手滑一下手機,忽然發現自己收到一條 email 通知。

通知人,是我近期花費最多心力申請的計畫主辦人:AppWorks School。

該計畫主打完全免學費,只要申請成功就能幫助學員,培育轉職成程式設計師。

其實我去年就想申請,但當時心想自己能力可能還不夠,因此又多準備了一年。

這次,我信心滿滿的將過去一年的所最所為,詳細記錄在書面申請單上,心想:這次一定行!

因此,我緊張又害怕地打開那封信,寫這麼寫:

內容寫的彬彬有禮,但總結一句話就是:你申請失敗了。

讀完此信沒多久,同事正好打電話來,說他需要再一下子才能去吃飯,請我等一下。

由於還在震驚的情緒中,我當下就隨便用一個很瞎的理由回覆。

之後就默默起身。一個人戴上耳機,在準備吃飯前一個人在夜晚的羅東街頭,漫無目的地隨便走走。

希望用片刻的寧靜,安撫一下激動的情緒。

失敗對一個人的意義是什麼?

常有人說:失敗為成功之母。就算失敗了,只要不斷嘗試最後一定能成功。

例如居里夫人和她丈夫,用了三年又九個月的時間,才從成噸的礦渣中提煉出 0.1 克的鐳。愛迪生測試了 1000 種材料,才發明燈泡。

奧斯卡獎導演李安導演,曾兩度聯考失利、失業 6 年在家,直到 37 歲才找到第一份工作。

話雖如此,但我們同時也可以發現許多「堅持」卻變成「固執」的故事。

例如為了考上醫學系重考多年,最後卻性情大變成為啃老族。

為了追求喜歡的人,最後成為恐怖情人與變態。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不留後路,最後卻粉身碎骨。

上述兩個相反的情境,帶來一個大哉問:

遇到失敗,我們繼續堅持?還是該果斷放棄?

美國西北大學、芝加哥大學與聖塔菲爾研究所的幾位科學家,就以此問題做為切入點,試著找出終極解答。

該論文的名稱為《Quantifying dynamics of failure across science, startups, and security》,中文譯名大概意思是《量化:科學、新創企業與安全領域中,失敗的動態》

科學家們挑選了三個不同領域的數據,分別為科學研究經費申請、創業公司提案、恐怖攻擊事件。

首先,他們假設:若嘗試的結果都是由完全隨機的命運決定,那麼失敗的機率,將會呈現一個等比率下降的圖形。

換句話說,若按照此模型去推斷,只要你嘗試的次數越多,成功的機率就會越多。

運氣模型

同時,科學家們還做了另一個假設。

它假設人們遇到失敗後,每次所做的新一輪嘗試,都會從過去失敗的經驗中,「學習」不足之處,進而作為優化調整的方向。

如果是這樣的話,我們所需要的嘗試次數,相較於完全由命運決定的模型,會還要少很多,進而提高成交的速率。

學習模型

但是,當科學家以現實世界的數據進行統計後,他們發現不管是從「經費申請」、「創業提案」、「恐怖攻擊」等領域,都跟預設的相差甚遠。

在真實的世界中,成功所需要嘗試的次數,顯然比「運氣模型」、「學習模型」還要來的多。

更殘酷是,你可以發現從圖形發現,到後期你嘗試的次數越多,對於成功的機率的影響也再會變動。

換句話說,你可能也只會停留在原點,一直不斷的失敗下去。

真實模型

運氣與學習的影響

當科學家們拉出真實世界的曲線後,不禁開始思考一個問題:

「運氣」與「學習」這兩大因素,對於失敗率的影響到底佔了多大的成分?

因此,為了進一步解答上述問題,它又設計另一個簡單的模型。

該模型假設當一個人在遭遇失敗後,他再做出的新一輪嘗試會遇到以下兩種選擇:

  1. 創建一個全新版本的內容
  2. 參考先前製作的版本,進行優化

同時,它引入另一個參數 k 值,用來表示:一個人在優化時,考量了先前幾次的版本。

套用剛剛說的模型,會長這樣:

  1. 完全不考量先前的版本,創建新的內容(k = 0)
  2. 考量最近 1 個的版本的內容,作為優化方向(k = 1)
  3. 考量最近 10 個的版本的內容,作為優化方向(k = 10)
  4. 考量最近 100 個的版本的內容,作為優化方向(k = 100)以此類推

當 k = 0,代表完全不考量過去的失敗,每次都會嘗試全新的版本,這也就形成了「運氣模型」。

當 k 越來越大時,人的開始從過去的數次失敗中吸收經驗,朝向「學習模型」。

但更進一步提問, k 值要多大才好?是否有固定的數值?

科學家畫出以下圖形解釋:知識與經驗並不是線性累積,而是只在一個固定的嘗試區間有效。

舉例來說,當你能學習、取樣的失敗經驗次數過少(例如 k = 2),其實跟完全沒有嘗試(k = 0),只有當你累積了「特定改善次數」(例如 k = 10),才能開始有效成長。

此外,你也不需要參考過去所有失敗的經驗,只要從適當的經驗中吸收,就可以有效找到方向。

參考超過「改善次數上限」(例如 k = 50),其實也於事無補。

舉例來說,假如你想要為「創業提案」撰寫一個吸引人的標題。

當你前幾次寫標題時,其實和沒有知識的人差不多,都是跟著感覺亂寫。

但當你能學習的經驗,達到「特定次數」例如 10 次(k =10),你就可以從過往經驗的回饋,快速累積改進。

若你想參考的經驗,超過「次數上限」例如 50 次(k = 50),再多的嘗試已經無法讓你成長。

畢竟 50 次的失敗經驗,已經足以讓你寫好一篇好標題了。

如何有效獲得成功

當然,我們都知道申請「創業提案」的成功因素,並不僅限於標題,還包括以下:

  • 撰寫計畫標題
  • 提供預算編制
  • 撰寫資料管理計畫
  • 新增初步資料
  • 撰寫預期成效
  • 提供技術相關證明
  • 其他相關內容等等

以上每個因素,都有各自的「特定改善次數」與「改善上限」。

若希望能有效降低失敗的機率,關鍵不再於提高嘗試次數,而是以下三要素:

  1. 能把複雜的問題拆解成不同的區塊:現實生活很多複雜問題,並沒有提供一個區塊指南,需要自行判斷並拆解問題。
  2. 能收集失敗回饋並套用到各區塊:每一次新嘗試的過程中,能收集失敗的回饋並正確解讀,針對不足區塊優化。
  3. 具有耐心但不固執:了解改善需要具備一定的嘗試次數,才能從停滯期到進步區間。同時明白當進度幅度停滯後,表示該換方向調整。

《量化:科學、新創企業與安全領域中,失敗的動態》這篇論文的作者,是一群研究「複雜系統」的專家。

大到「天氣預報」、「股市預測」,小至「寫出一篇成功的文章」、「穩定回球的揮拍姿勢」。

只要是由多種因素組成的系統,都稱為「複雜系統」。

任何一個複雜系統,都好像一個充滿迷霧,沒有地圖的森林。

一個個探險家,就像被蒙著雙眼,從空中丟進這片充滿迷霧的森林。而他們的任務,則是安全地從這個森林中找到出路。

不可避免,他們最初的幾次嘗試都會失敗。

但成功的探險家,就是能透過不斷收集訊息,快速累積經驗。

而他們注定會在未來的某一次嘗試中,獲得成功。

如何面對失敗的心情

電影蝙蝠俠中,反派小丑曾對蝙蝠俠說:

你也曾有過糟糕的一天,我說對了吧?我知道我是對的,我看得出來。

你經歷了糟糕的一天,然後一切就從此改變了。要不然你為什麼會穿得像隻會飛的老鼠?

《蝙蝠侠:致命玩笑》— 小丑

他認為任何人只要經歷巨大打擊,都會變成瘋子。而蝙蝠俠也只是另一個瘋子。

從這段漫畫情節可知,失敗給情緒健康帶來的損害,遠遠超過失敗本身產生的影響。

最糟的結果,你可能會因此失去信心,對自己產生錯誤的評價。

失敗帶來的無意識壓力與焦慮,也會使我們更加受困與無助進而產生「習得性無助」。

更嚴重一點,可能會因此產生抑鬱相關疾病。

《象與騎象人》這本書中,作者以大象比喻我們的「感性」、騎象人則代表我們的「理性」。

只有安撫好心中那一頭大象,我們才有辦法針對前述專家們的建議,有意識的思考與計畫。

至於要如何安撫心中大象?以下,我向你們介紹兩個簡單有效的方式。

試著深呼吸

心理學家韋格納曾提出一個理論稱:「矛盾現象」。

它用來形容一個人越是想要壓抑某種想法、情緒時,大腦越是會產生反作用力。

例如失眠者越想睡,就越難睡得著;節食者越禁止自己吃碳水化合物,心中卻容易想到吐司與夾心派。

此理論說明:當你努力不去想某個念頭,絕對會使這個念頭在你心中縈繞不去。

同時,由於人的大腦天生就有某種認知偏見,會根據自己回想某件事的難易度,用來判斷它的真實性。

因此當你心煩意亂,總是不斷回想自己失敗的經歷,就越容易相信自己是一位真正的失敗者。

那要如何跳脫這種兩難困境?韋格納的建議就是要你「放棄控制」。

一旦你放棄控制某個不想要的念頭,這些念頭就不再控制你。

當負面的念頭出現時,請想像這些想法和情緒,就像飄過腦海和情緒的雲朵,並將注意力轉移到深呼上。

想像自己的呼吸就像微風,吐氣時可以將這些雲朵自然吹散或漂走。

你不必強迫自己拋開這些想法,只需要專注於呼吸。

你承認自己想法會來來去去,無法時時掌握腦中的思緒。但你不必自動相信這個想法的內容。

試著告訴自己:

「好吧,這個想法又冒出來了,我又開始擔心了。」

「反正我的腦子就是這樣,這不一定有什麼意義。」

試著運動

焦慮感是什麼?

從腦科學的角度來看,就是大腦承受的壓力到某個程度,「交感神經與下視丘 — 腦下垂體 — 腎上腺軸」一系列反映切換到高速檔,所產生的一種自然反應。

例如當你即將上台演講,或者向上司攤牌離職時,都會有相同的感覺。

壓力反應原本的用意,是幫助我們在生死關頭烙印下不可或缺的記憶。

但如果壓力太大,反而會損害我們的大腦。

因為每次一次啟動壓力反應,都會強化大腦增強相同大腦迴路的基因,導致很多其他資訊被擋在門外。

於是我們的大腦系統就變得越來越沒有彈性,只能按照越來越窄化的路徑,排定優先順序。

「廣泛性焦慮症」就是當迴路不斷強化到極致,導致患者很容易把正常狀況當成天大的威脅。

不管看到甚麼都會擔心的杞人憂天者,這種突發性的恐懼感,甚至會被誤認成心臟病的劇烈胸痛。

若想要打破這個「壓力迴路」,其實只要將資訊流轉移到「行動迴路」,就能避開消極的對應機制,為大腦開啟一個新局面,進行認知重建。

哈佛醫學院助理教授 約翰.瑞提 認為,藉由運動應付日常焦慮,能對身體和大腦都發揮效果。

理由如下:

  1. 它能分散注意力:研究顯示,焦慮症患者對於任何引導式的分散行為(運動、冥想、一群人用餐),都有很好的反應。其中運動的抗焦慮效果更持久。
  2. 它能建立大腦資源:只要你開始運動,身體就能立即增加「血清素」與「正腎上腺素」含量,這些激素能調整焦慮迴路,並抑制恐懼幫助大腦鎮定。
  3. 它能破解認知錯誤:焦慮與運動都有一個共同點,它會讓你感覺呼吸、心跳加速。但差別在於運動帶來好的反應。如果你把焦慮跟運動連接再一起,恐懼記憶會就會被淡化,被良好的新記憶取代。

只要在跑步機上走 30 分鐘(步調不疾不徐),就能同時減輕焦慮感及恐慌感。

我自己作為一位都市人,在我申請被拒絕的第三天,就趁晚上吃飽飯到附近的河邊隨意亂走。

總結

回到兩天前那晚,我獨自在羅東街區散步半小時後,同事跟我約在飯店樓下集合,並一起去羅東夜市閒晃。

從夜市回來後,再跟其他公司夥伴在飯店天台集合,一邊欣賞晚上的宜蘭夜景,一邊喝著酒吧的飲品。

也許不是每一天都那麼美好,但每一天都會有一些美好的東西存在。

有時候心情不好,甚至頹廢無力,這其實是很正常的事。

坦然面對自己的心理問題,並不會讓我們變得脆弱或失去理智。

撐不下去的時候尋求幫助,沒什麼大不了。

脆弱本來就是人身上的一部分,更需要我們辨識並接納它。

萬物皆有裂痕,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。

在裂痕中追逐微弱光芒的人,從來不會遭到別人的嘲笑。

Similar Pos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