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較心態|形成原因分析|自我調整方法

比較心態|形成原因分析|自我調整方法

更新日期: 2023 年 12 月 14 日

退伍後,認真開始投履歷到現在快滿一個月了。

這段期間我認為自己最大的突破,就是改善自己「見不得別人好」的習慣。

以前每次看到同輩有優秀的表現,內心就有各種負面的情緒與想法。

常常覺得同齡的別人都已有如此的成就,自己相較之下卻沒有任何成長與進步。

記得我剛升上大學時,曾因自認學歷不如那些考上台、政大的高中同學,導致我和他們見面聊天期間,整個人講話都戰戰兢兢十分不自然。

最後連對方都問我:「欸!你沒事吧,怎麼整個人都怪怪的?」

當時為了改善這種不健康的心理狀態,上網研究許多相關的心理文章。

但多數內容都只傳遞一個重點,就是「比較心很糟糕,我們要練習停止比較。」

然而自己實際練習一陣子後,就果斷放棄這種不切實際的觀點。

因為我們的生活中,總是不斷發出讓人比較的訊息,單靠轉念根本不能做到!

「逃避雖然可恥,但有用!」於是我就繼續任由比較心作祟,雖然偶爾會因此低落沮喪一陣子,但對生活也不會有太劇烈的影響。

直到畢業開始工作兩年後,才逐漸想通「比較心」的本質以及它帶來的影響。


比較心態如何影響一個人

在心領學領域有個術語叫「脆弱型自戀者」,用來形容一種「永遠在極端自卑與高傲間擺盪」的人格特質。

他可能上一秒還沉浸在自我勝利的喜悅,下一秒就突然感受到無助自卑的悲傷情緒中。

這種充滿矛盾的個人特質,有部分的原因可能就來自於「比較心」的影響。

當一個人的自尊體系,是建立在「與他人進行比較」這件事上,就容易變成只有「喜悅高峰」與「沮喪低谷」這兩種心境狀態,而不會有「安定沉穩」的從容。

「與人比較」就像是吹泡泡,若我們總是透過比較建立自尊時,自尊的泡泡就會隨著每次比較勝利時持續膨大。

同時這些只有空殼的自尊,最終也會因為一次的比較失利而全部崩壞破裂。

這種泡泡型的自尊,讓我們每次勝利都獲得更加高傲的喜悅,但也會讓我們每次失敗後掉落到更沮喪的低潮中,直到我們耗盡所有能量,卻也什麼也沒有留下。

此外,「有強烈的比較心」有個非常糟糕的通病。

就是我們永遠都無法有完整、正確的比較基準,因此每次與他人比較都只會得到最錯誤的推論、結果。

曾有一位大學教授說,他有一位朋友每次只要跟他見面,對方都跟他抱怨自己不管有多麼努力,所獲得的成就都遠不如自己大學的室友。

後來教授耐不住性子問對方:「所以你大學室友到底是誰啊,每次都聽你一直講他?」

對方才回應:「伊隆·馬斯克」

每個人都擁有完全不同的生命經驗、家庭環境、求學歷程、內心狀況,因此我們很難全盤得知並將這些資訊全盤納入的考量。

取而代之,我們平常更容易使用的比較習慣,往往只專注於那些最明顯、最直觀的結果,並武斷、輕易地下定論。

例如二師兄曾說:「為什麼我長這麼帥,卻要掉頭髮?為什麼你們倆長這麼醜,卻不掉頭髮?」


為什麼我們喜歡比較?

若要探討「比較文化」出現的原因,可以從各個層面解釋,例如:歷史脈絡、語言學、運動競技、政治、商業等等。

我認為身為一個台灣人,其中有一個面向影響我們最深:教育。

「教育」一詞源自於拉丁文「educare」,翻成中文的意思是「我帶領、扶持大家」。

在這個詞彙的原始意涵中,沒有成績、排名、輸贏,只有某個人帶領其他人,朝向同個目標共同前進。

但隨著「學術產業鏈」的發展日趨複雜,商業領域的「績效指標管理」隨著時間,不斷滲透到教育領域中。

最後逐漸脫離原始理念,變成「評量導向」作為主要核心。

若想要在此種教育環境中生存,只有具備獲得高績效的「競爭力」才能存活。

遺憾的是,大多數情況下,「成績」與「努力」無法畫上等號。

當你想讓一個學生知道自己的學習狀況,必須對學生說:「你弄錯了一個概念」或是「你想錯了一個步驟」。

但若你給他一個 75 分,無助於說明他對這個科目的掌握程度。

只是單純想把這個學生,與另一個學生進行比較罷了。

英國教授 – 班傑明·詹德(Benjamin Zander)

對於正在人際關係發展關鍵期的學生來說,「贏過他人」這個概念會形塑一個人對團體的認知。

其他「議題交流」、「自我控制」、「與他人合作」、「發揮創意」等想法,則容易消失在個人成長學習地圖中。

等到學生渡過了 12 年教育的洗禮,「比較觀念」就會被深深印讓我們的 DNA 中。

在競爭遊戲中的輸家,將會被貼上各種失敗者的標籤,若沒有能力跟上進度,則會逐漸落後並獨自消失在團體眼中。

此外,在這場遊戲的獲勝者,也容易深受「只能繼續贏下去」所困擾

雖說一個人在競爭中獲勝時,腦中會分泌勝利賀爾蒙 — 多巴胺,讓人感到身心愉悅。

但多巴胺同時具備一種上癮機制,隨著我們將「時間」與「次數」增加後,一個人從中獲得的快樂會遞減。

發展到最後,獲得勝利時的快樂感會異常短暫,並在隨後迎來一種「空虛感」。

《有限及無限的對局》書中指出:「我們越被公認為贏家,則越容易覺得自己會變輸家

贏家必須不斷證明他們是贏家,在一次又一次的比賽中,不斷捍衛冠軍的頭銜。

沒有任何一位贏家,覺得自己以獲取足夠多的財富、榮耀、掌聲

《有限及無限的對局》

以上述此種「心理陷阱」的角度,或許就能理解為什麼有些「高材生」,會因為「微不足道」的挫折,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。

如何改善比較心態?

若想要改善自己的比較心態,我們可以透過《長勝心態》一書中分享的方法,練習將自己的思考模式重新調整、改善。

我們可以透過以下方法,釐清自己的想法,以及個人與團體之間的相處模式,並以積極的方法重新改善周遭的生活。

  1. 想清楚

    透過不斷的自我提問,釐清楚自己生活中最重要的東西,以及希望累積什麼經驗,藉此調整自己的心態。

  2. 持續學習

    將決定成效的時間拉長,以此自己做每件事的動機,由「結果導向」改成「過程導向」,掌握生活的控制感。

  3. 建立連結關係

    從「與他人比較」轉變成「與他人合作」,積極與他人建立連結。

想清楚

很多人對於「想清楚」自己的目標,有個常見錯誤迷思。

他們會認為該目標一定要有非常完美,才叫做「想清楚」,並將它視為人生終極指南。

因此,有一部分的人花費大量時間在「想目標」。

想到最後還因此將它上升到哲學高度,變成:「人為什麼活著?」、「生命的意義是什麼?」等大哉問。

另外,則有人認為思考過程太過漫長與痛苦,決定「放棄思考」接受別人給的目標。

事實上,釐清目標這件事不是一種抽象的感覺,或是與我們生活無關的東西。

它是一種沒有終點的動態過程,需要透過「問問題」來持續的探索、行動、反省,才能有所進展。

你可能會想說:「到底要問什麼?」,以下問題能協助你自我對話,找出自己與世界的連結。

  1. 在長遠的未來之後,希望自己留下什麼樣的生活風範?
  2. 你想如何幫助自己的家庭、夥伴、社區甚至世界,讓他們得到更好的改善?
  3. 你現在該專注於哪些事情,才能讓自己距離目標更進一步?

這三個問題,分別讓我們認識自己,並將目光從自己轉向他人,最後找出實際作為並持續行動。

這些問題或許不容易回答,但我們能透過每日的空閒時光,試著回答上述問題。

而不是在人生面臨重大抉擇時,才趕緊臨時抱佛腳,試圖生出一個還可以的答案。

不斷的自我提問,也會讓你發現生活的目標,不再由單一指標構成,而是包含各種方方面面。

你也會發現,我們自己是否「成功」或「失敗」,通常無法藉由單一指標衡量。

透過持續發問,發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

持續學習

你可能會想說:「可是我將指標盤點出來以後,發現自己全盤皆輸。」

「我的某某同學,出社會後有個好工作、好老婆、好車好房,還養了一隻貓,幾乎是人生勝利組。」

如果你覺得自己「很失敗」,那麼恭喜你已經正式開始了自己的「學習之旅」。

因為「持續學習」其中有個重要一環,就是學習接受失敗」

過往我們接受的教育,認為學習就是「上課」、「補習」或「進修」等等,並產生「知識就是力量」的迷思。

它的真正意涵應該在於「行為本身」,而不是「行為的結果」

學習的本質是改變思維、勇於嘗試與追求創新,與他人一起分享與合作,最後親自實踐。

若我們將它的理念,套用到「學習失敗」這件事上,就能體驗到學習的價值。

面對失敗,我們可以試著導入「教練」、「反饋」、「反思」、「邊際效應」的理念,不斷調整改善。

  • 教練:邀請導師協助自己「學習」,而非「教育」
  • 反饋:主動向專家請益、尋求回饋
  • 反思:將目光專注在可以改善的「表現」,而不是任「結果」主導情緒。
  • 邊際效應:利用「微小改善」做為持續進步的動力

當然,上述方法只是四項簡單基本練習,在學術領域已經發展出一套「失敗學」(Failure Science)。

研究專注在人們可以透過何種方法,從失敗的經驗中改善心智、思維模式。

跌倒的時候,不必急著爬起來,先看看地上有沒有什麼寶貝可以撿!

奇美實業 — 許文龍

持續學習是一種機會,讓我們可以藉此摸索自我的潛力與可能性,包含「失敗」也是其中一個項目。

建立連結

根據研究顯示,NBA 職業籃球運動員退休後,有 60% 的球員會面臨破產的風險。

乍聽之下,你可能不太能理解這個數據的意涵,因此讓我們換層面分析。

在美國,做為一個普通人的平均年收入大約為 6 萬美元。

相比之下,就算你只是一位默默無名 NBA 板凳球員,你至少會獲得 100 萬美元的「底薪」合約。

這讓我們不經好奇,為什麼球員在這個天價的收入下,仍會發生這種怵目驚心的現象?

對於這個現象,有人認為是球員缺乏自我管理,貪得無度才會有如此下場。

另外則有人認為,是因為球員的原生家庭貧窮,家庭成員組成複雜,導致收入不斷被親手寄生取走。

上述推論,可能都是導致頂級球員退休後,被迫流落街頭的成因。

但如果我們試著將觀察角度,從個人放大到整個運動圈中,試著了解「運動員」與「運動成績」兩者之間的關係,或許能有更深刻的認識。

2017 年,英國政府主持一個專案《體育界的合理照顧責任》,主要在研究運動員與運動成績,兩者之間的平衡是否恰當。

報告中指出:如果運動員離開高度強調排名的運動圈後,那麼他們在退休後,往往會感覺跌落懸崖,認為自己被靜音與擊垮。

造成此心態發生的主因,多半是因為個人思維圍離不開狹隘的觀點:「我熱愛自己的運動。運動是我生命的一切,沒有比拿下比賽更重要的事情了。」

這種刻意將「個人價值」與「運動成績」連結在一起的行為,會致使人對於「成功」的定義產生偏頗、執著的觀念,同時扭曲運動員的生活體驗。

這門事業讓人感到純粹開心的階段,可能短暫到在他們可以投票的年紀,就已成為模糊的記憶

自行車選手 — Michael Hutchinson

1996 年,英國划船奧運選手就曾在取得金牌後,面對賽後訪問如此回應:「如果你們當中,有誰再看到我靠近船艇,我允許你們對我開槍。」

這種現象不只限於運動圈,只要對於單一領域過度專研、執迷,就會使一個人「自我價值」與「成就」的邊界逐漸模糊,走向危險邊緣。

若想要防止此問題的發生,我們需要做的是「培養多元的身分及自我認同」。

至於要如何落實相關概念,各位可以參考以下思考:

  • 除了爭取外在認為的好成績、高收入外,你還在哪些領域有雄心壯志?
  • 追求個人卓越外,你該如何對生活周遭發揮更多影響力?
  • 自己有哪些預設立場,阻礙我們與他人共同合作?
  • 可以如何調整心態,向競爭對手學習、合作,而非只想打敗他們?

很多大企業老闆會勉勵大學生:「培養多元興趣、充實自己的人生,一切都是值得」。

許多人可能會因此誤解,認為自己是應該精通多樣技能,才能讓自己更有「競爭力」。

其實那些興趣背後的價值,反而是在脫離追求成功的野心與慾望下,才會逐漸凸顯出來。

因為只有那些事物,才能讓你擺脫原有的視野,將眼界重新向外展望,擁抱並體驗生活。

你留給後人的,不是墓碑上的成就,而是被織入他人生活的點點滴滴

希臘政治學家 — Pericles

總結

你可能會說:「我就是無法停止與人進行比較,怎麼辦?」

對此,我會建議你如果真的要找一個人比較,最好的人選就是你自己。

因為只有自己最清楚自己的狀況,在這種全盤皆知的前提下進行比較,才可能擁有良好的比較基礎與正確無誤的比較結果。

金城武的廣告就告訴我們:「人生的對手,只有自己。每走一步,都是超越。」

我們要做的事就是每天問自己:「今天的自己,有沒有比昨天的自己多進步一點點?」

不管是起床多早起五分鐘、學習多一點新知、給他人多一點幫助,只要我們為自己生活做出這些小小的改變,就能贏過昨天的自己。

我們也能從這些小小的改變中,建立一份更加沉穩安定的自尊感。

在這物慾橫流的社會裡,我們的生活都被太多太多雞湯所包裹著。

但當我們靜下來好好審視自己內心時,會發現原來道理很簡單,只是我們未曾發現。

Similar Pos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