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你未來想要做什麼?」用「槓鈴理論」反思工作的選擇

更新日期: 2021 年 6 月 30 日

去年升上大四後,如果有機會和朋友們聚會或相約,我幾乎都會問他們一個問題,就是「你未來想要做什麼?」

一方面是單純好奇他們的未來規劃,另一方面是我擔心自己遇到「畢業即失業」的情況,因此想廣泛聽取想法,幫助自己思考未來的方向。

通常我會得到兩種回答的方式,第一種是眼神堅定地跟我說:「我將來要做XXX」,然後跟我解釋自己做了什麼研究,、目前自己的能力如何、以及預計未來還要做那些努力

第二種回應則會遲疑幾秒,然後感覺給出一個不太有把握的答案,若我再深入探詢選擇的原因,對方就不太願意回答了。

聽到第二種回答,我就能夠猜出他不太知道未來想要做什麼,但為了不想被別人發現,所以就隨便給一個答案。

你問我為什麼能夠猜出來?因為我就屬於第二種人。

不過在上周末,我和自己大學室友們出遊時,卻從我一位朋友張郁口中,得到了第三種答案。

當時,我如往常問他相同的問題:「張郁,你未來想要做什麼?」,他卻語帶平靜的跟我說:「我不知道自己未來想要做什麼?」

我疑惑的問他:「你不知道未來想做什麼,怎麼感覺完全不會緊張與害怕!?還能大方承認自己的情況。」

他說:「不會吧,未來本來就不可能預知,所以我不知道未來自己要做什麼,本來就是很正常的現象,我幹嘛害怕?」

此外,他還面帶笑容地跟我說一句《天能》的台詞:「無知,是我們最大的優勢」

我聽完當下一臉黑人問號,心裡想:「りしれ供さ小」,完全無法理解他的回應,只覺得莫名其妙,草草的結束話題。

旅行結束後,在我反覆思索著他的回答過程中,忽然我想起一本叫《隨機漫步的傻瓜》的書,並且領悟到自己最大的心結,是無法承認自己「沒辦法預知未來」這件事

回想我們過去的經驗,選大學科系時有人會說:「選電機、資工比較好,未來 AI 人工智慧是趨勢,趁現在趕快卡位」;也有人會說:「選財金、會計比較好,未來會需要金融科技人才,而且年薪百萬個人競爭力又強。」

又或是大學畢業後,有人建議:「考公職比較好,收入穩定生活單純,不用擔心被裁員。」;也有人建議:「去私人企業比較好,能夠認識優秀的人才,未來發展性也會變更好。」

若我們統整這些建議的共同點,會發現他們都是基於「預測的世界觀」去思考,每個人都確信未來會因循特定的脈絡發展。

《隨機漫步的傻瓜》作者塔雷伯卻認為,上面的那些選項不管如何選擇,都一定是錯誤的選擇,因為未來本身就無法預測

他表示人們對於未來的想像,本能會傾向於可預測的思考模式,天性讓我們無法接受混亂無序的情況。

但正因如此,我們才更應該避免依循著本能做決策,而是更理性地去思考未來的不可預測性,

最簡單的例子,是當我們因為錯誤的地圖而迷路時,我們會繼續使用那張錯誤的地圖,而不是丟棄不使用,因為有地圖總是比沒地圖還安心。

而「未來」是旅途的目的地,「可預測的世界觀」則是那張錯誤的地圖。

《隨機漫步的傻瓜》的作者 納西姆.尼可拉斯.塔雷伯,曾在華爾街從事 21 年的量化交易員工作,其間經歷過 1987 年美國股災、2000 年網路泡沫、2007 年次貸危機,再加上年幼時自己的家鄉黎巴嫩爆發過內戰。

這些經歷改變了他的生活處事態度,並形成了他獨特的「不可預測的世界觀」。

塔雷伯十分推崇哲學家 大衛·休謨 的人生哲學,休謨曾說過:「我們看到的白天鵝數目再怎麼多,也無法推論所有的天鵝都是白的,只要看到一隻黑天鵝,就足以推翻所有結論。

塔雷伯認為,黑天鵝代表著那些罕見卻又具備顛覆性的事件,它們打破一般的經驗法則與常識基礎,並且為世界帶來連鎖性的負面衝擊。同時,他將這些現象稱為「黑天鵝事件」

因此,當我嘗試將那本書的思想,套用回自己對未來迷茫的事情中,發現自己很多的煩惱與焦慮,都是源於嘗試去預知「無法預知的未來」,這個矛盾的心裡也讓我產生嚴重的心結。

但是,當我試著慢慢接受未來的不可預知性,並放下對於預測未來的執著,我發現自己心理似乎坦然許多,比較不會有莫名的焦慮感。

同時,也讓我逐漸能理解張郁為什麼能夠給我那種答案,以及他當下的心情。

看到這裡,你可能會想說:「好啊,無法預測我們都知道阿,我們全部都不用努力阿,讀這麼多書幹嘛,整天擺爛。」各位先別急,當我們承認無法預測未來後,不代表無法替未來做準備。

塔雷伯在另一本書《反脆弱》中建議,我們該努力做的事情,不是嘗試透過各種方法去預測未來,而是當「黑天鵝事件」發生時,我們能夠將損失降到最低點,甚至從中獲利。

我們以股市為例,為什麼突如其來的股價暴跌,有些人會慘賠到跳樓;有些人只有一點點損失;有些人卻能夠因此獲利?

因為其中最大的差別在於風險的分散程度,也是我們常說的:「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」。

你可能會問:「所以按照這個邏輯,我應該選擇哪種工作,才能提升自己的風險分散能力?」對此,塔雷伯覺得我們可以使用「槓鈴策略」作為選擇方向。

他表示槓鈴策略是「極端保守」與「極端冒險」兩種態度的組合策略,並從中捨棄不溫不火的中間路線,如同舉重槓鈴一般,專注在兩端加重的部分,不去理會平直的槓軸。

在槓鈴組合中,「極端保守」是為了讓我們遭遇風險時能夠有一定的承受能力,就是所謂的「保底」的能力;「極端冒險」則是讓我們在高風險的領域裡,讓自己有機會「以小博大」獲得超高報酬。

更進一步討論,塔雷伯還強調:「大多數的鬆散,搭配偶爾幾次的高強度」,意思是當我們進行資源分配時,應該先將資源投入到穩定的項目中,當你擁有一定程度的風險承受度後,再將資源投入到高變動項目中。

換句話說,他認為「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,而是放在兩個相反的籃子,此外,還要先將自己要吃的雞蛋,放在超安全的那個籃子裡

按照上面的理論,套用回「如何選擇工作?」的問題,就能擁有不同的思考方式。

我們可以將工作按照「收入穩度程度」分成三種類型,分別是收入不穩定的「高風險職業」;收入稍微穩定的「中風險職業」;以及收入非常穩定的「低風險職業」

而我們要做的事,是將上述三種類型的工作,妥善的安排出一個「最佳的工作組合」,並將自己所有的「精力資源」與「時間資源」投入進去。

你問:「什麼是最佳的工作組合?」

槓鈴策略告訴我們,應該優先找到一份收入穩定的工作,確保自己能夠養活自己,並且持續累積自己「安全準備金」,以此作為挑戰「高風險職業」的前置準備。

當穩定工作一陣子後,它建議我們應該切換職業,選擇一份充滿不確定性的高風險職業,目的是為了讓自己適應市場的變動性,讓自己能有機會挖掘新的商機與收入來源。

等到自己賠光所有的「安全準備金」後,再重回收入穩定的老本行,為下一次挑戰做準備。

若以一位沒有任何經驗、背景的大學生為例,他第一份工作可以選擇入行門檻低的工作,門市服務員、行政助理類,總之只要能夠提供穩定的收入來源,都可以納入工作選擇中。

當他在職場累積了一定的財富後,就可以嘗試離職並切換跑道,去做如電商賣家、自行創業等高風險的工作。

他在這種高變化的商業環境裡,一定需要學習物流、商業攝影、文案、定價、記帳等各種硬技能與知識,也能夠有機會開創自己的事業第二春。

若最後以失敗告終,他對於商業領域的認識也一定更有深度,能順利的重返日常生活,不至於因此血本無歸、家破人亡,可以說是一舉兩得。

你或許會問:「為什麼一定須要辭職?我難道不能白天做行政、晚上做電商嗎?」

原因在於,槓鈴策略有個重點是要避開「中庸路線」,而「白天行政、晚上電商」就屬於中間部分。

雙重職業看似擁有穩定的收入,又能具有一定的挑戰,其實現實常常無法兼顧。試想當你白天工作一整天後,晚上還會有額外的精力,去研究非常專業且複雜的電商領域嗎?

如同星際大戰說的:「Do or Do Not. There is no Try!

現在回想當初張郁說:「無知,是我們最大的優勢」,他可能只是隨便亂打嘴砲,但我覺得真是有道理。

因為未來不可預測,所以我們學會坦然接受與放下:因為未來不可預測,所以我們積極準備、未雨綢繆;因為不可預測,所以我們努力讓自己持續學習與進步。

最後,也祝福自己畢業和 23 歲生日快樂!

後記

當你看完塔雷伯對於「找工作」提供的解決方法,你可能會覺得:「怎麼都沒有提到興趣、熱情呢?」若我個人的理解,我認為可以用馬斯洛的「金字塔理論」解釋。

對於一個人來說,他能找到最好的工作是能夠從下到上滿足他所有的需求,不只能解決最底層的「生存需求」,還能不斷向上滿足最頂層「自我實踐」的部分

但這種工作機會我覺得非常的稀有,可能窮盡一生都找不到。

更多的情況是,多數的工作只能滿足部分的需求,可能有些人會做著「痛苦但穩定」的工作,也有些人會做著「快樂但不穩定」的工作。

塔雷伯認為,雖然我們無法同時滿足金字塔的所有需求,但能嘗試在最頂層需求與最底層需求切換。

當我們做了收入穩定的工作,就能提供自己一定的物質基礎,以此為前提下,再去尋求精神層面的快樂。

我們不用一輩子靠熱情支撐生活,也不用因為工作失去對生活的熱情,而是應該同時保持兩者,並且分階段去實現。

以上,是我對工作熱情論的反思。

Similar Pos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