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學沒朋友,用「閉環思維」反思大一生活

更新日期: 2021 年 6 月 30 日

回想自己的大一生活,其實過的很不快樂,甚至可以說有點憂鬱的情況,我覺得那時自己就像一座孤島,不會尋求任何人幫助,也不會有任何人幫助我。

現在想起來,我認為自己會處於那種情況,是因為陷入由「偏見」、「孤獨」、「試圖參與」三者組成的負面「閉環」中。

閉環的開端是由偏見形成。

記得入學時,自己也曾經期待,能夠跟各式各樣厲害的人結交朋友,一起努力向上。

但開學不久後,我就覺得身旁的同學似乎都只想要玩樂與社交,為了玩可以不顧課業,甚至以集體翹課為樂;為了社交可以做事不認真,辦活動的開會都變成毫無進度的閒聊大會。

好像只要跟社交和玩樂無關的事物,一切都可以用「隨便」、「沒差」的態度去應對。

看到這樣的情況,除了讓我對大學的第一印象破滅,也讓我毅然拿起聖靈寶劍,斷開魂結、斷開鎖鏈,斷開與同學們一切的牽連,成為鳳梨田中的一匹孤狼。

偏見的下一個階段,就是沒有任何朋友的「孤獨」。

由於主動切斷了與別人的聯繫,我陷入一個沒有朋友的窘境。

那時,我有空都會跑到圖書館裡,表現出一副認真向學的好學生印象,但現實是不想被別人發現自己沒朋友,躲在裡面看一些沒有營養的網路文章和影片。

此外,為了讓自己趕快適應這種孤獨感,還強迫自己的室友睡前跟我一起聽蔣勳的《孤獨六講》。

目的就是希望藉此催眠自己:「人遲早都會面臨孤獨一身的處境,朋友們到人生的盡頭終將曲終人散。」

雖然經過了前面的各種努力,但在我心底始終沒辦法接受沒朋友的現況,所以進入了閉環的第三階段:試圖融入。

在「試圖參與」階段,我決定暫時放下自身的偏見,讓自己能有重新認識他人的機會。

我又重新開始參與大大小小的社交活動,期待能夠達成最初的願望,找到一些能認真向上的好夥伴。

但是我每多參加一個活動,就更驗證了原先的刻板印象,開活動會議在玩桌遊、執行任務時找不到人等狀況不斷發生,讓我最後不得不承認原先的偏見是正確的,並因此回到閉環的起始點。

這個閉環中的三要素相互配合、缺一不可,同時不斷累積與加深負面情緒,讓我大一的生活暗無天日、鬱鬱寡歡。

看到這裡,你可能會說:「你看你看,就因為你沒跟大家一起玩樂,沒朋友應該ㄟ阿,這叫與世推移,你聽有嘸,人家喝酒就喝酒,人家玩樂就玩樂,不就沒代誌了嗎?」

按照上面的說法,難道堅持不想整天玩樂的我,最後只有跳河自盡的結局嗎?

當然不是,因為問題的重點不是「是否要堅持自己的理想」,而是「如何避免對他人產生偏見」。

我們重新檢視一下閉環系統,主要是由「偏見」起始,再經歷「孤獨」的過渡,最後藉由「試圖參與」加深原先的「偏見」。

這種循環不斷現象其實叫作「驗證性偏見」,意思是當一個人對某件事持有預設立場的觀點時,他就會傾向發現支持自己假設的證據。

白話文來說,當你手上拿著鐵鎚時,看到什麼東西都像是釘子。

以自己為例,開學時我就對那些很會社交與玩樂的同學,預設了「他們除了社交與玩樂外,一定沒有其他專長」的偏見。

這個偏見的意涵,其實是「如果那些人不只社交與玩樂能力強,還有其他的特殊專長,那連社交跟玩樂都不會的我,豈不是一無所有了!?」

因此,為了保護自己原先的信念,我剛開始不斷的去尋找對自身有利的證據,每當找到一個有利的佐證,我內心孤單不滿的情緒就獲得排解的機會,同時強化了自己原先的偏頗想法,最終形成「驗證性偏見」的負面閉環。

這件事也印證了:「人們寧願自我欺騙,也不願意相信自己是被欺騙的」

看到這裡,你可能會說:「那事情不就很簡單了,不要隨便對別人產生偏見就好啦!」

道理我們都懂,但為什麼事與願違卻佔大多數?

原因是「偏見」其實是每個人看待世界的「基模」,基模是天生就具備的認知框架,它能幫助我們更快速的理解事務和篩選資訊。

舉例來說,當你看到一位警察,可能都會覺得他們都很有正義感、常常需要執行極端危險的工作;又或是當你看到我的髮線很高,可能會覺得以後我會中年禿頭,所以叫我趕快去植髮。

「基模」幫助我們省略理解與思考的步驟,透過連結舊有的認知框架,更快速有效率的認識新事物。

然而,當用錯誤的基模去判斷新的事物,就會產生所謂的「偏見」,而且基模一旦形成,人們就傾向不願意輕易更動或改變,反而容易藉由「驗證性偏見」不斷說服自己,證明自己沒有錯。

所以,一個人不可能沒有完全偏見,但是我們能持續修正、改善自己的偏見,打造出更好的認知基模。

一般來說,有兩種方法可以避免自己落入「驗證性偏見」。

第一種是透過「自我質疑」的方法,不斷思考是否還有其他的可能性;第二種是尋求「人生導師」,讓他們帶領你走出思考的迴圈,看見更全面、更遼闊的視野。

簡單來說,就是「靠自己」或是「靠別人」兩種方式。

從我過去經驗來看,主要還是「靠別人」居多,其中影響我最深的導師非「蓓蒂」莫屬。

跟她相處的期間,她常常提供我許多的幫助,不管是看待事情的角度,或是提供我與別人相處認識的機會,幾乎是盡其所能的幫助我成長。

記得自己最常跟她說的一句話是:「原來如此,你真的太猛了,跪!」

不過跟她相處時,唯一遺憾的地方就是我悟性不足,她提供很多想法與點子讓我參考,但有時還是會逃避那些深度的思考,因此限制了自己的成長。

俗話說:「師父引進門,修行在個人」,若想要真正有所改變,還是需要依靠自己本身的努力與實踐。

在大學四年裡,受到一些貴人的幫助與鼓勵,讓我對於這個世界的理解,相較於大一時的自己進步許多,因此比較不會再次陷入大一時那種負面閉環中。

值得警惕的是,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認知基模,能夠應付任何狀況,因此我能做的就是持續學習並改進原先的認知框架,才能避免自己又進入新一輪的驗證性偏見裡。

Similar Pos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