未滿 3 個月離職會怎樣?淺談離職最重要的事

更新日期: 2022 年 2 月 21 日

從開始上班到現在,已經 2 個半月了。沒意外的話,我應該可以順利度過 3 個月的試用期。

但從我上班的所見所聞,3 個月可能已經是難以忍受的日子。

有的人早已遞交辭呈大步離去,有的人還在煩惱是否要繼續硬撐下去。

對社會新鮮人來說,「工作未滿 3 個月就想離職」是一種常見的困擾。

他們一邊深陷工作鬱悶折磨,一邊又擔心離職會造成不良的社會觀感。

深怕因此被貼上「抗壓性低」、「沒有責任感」等標籤。

「你真的想清楚了嗎?」、「你已經另有想法了是嗎?」這種問題,更是讓原已下定決心的離職者,再次猶豫不決。

雖然我目前沒有離職的想法,但每次聽聞相關消息時,內心總是浮現一些問題。

「什麼樣的離職理由算合理?」、「怎麼判斷一個人到底有沒有想清楚?」

後來經過幾個晚上的思考,才大致對這件事有個想法。

如果你有相同的困擾,不妨可以參考看看我的觀點,再次思考離職這件事。

離職前最重要的事

我認為每個想離職的人,都有一個想達成的共同目標:讓自己的生活變更好。

但有一個關鍵問題,卻能從中區隔出彼此之間的差異。

那個問題是:「你離職後真正想做什麼?」

如果對於這個問題,無法給出確切答案的人,就是屬於千萬不能離職的人。

因為我們需要釐清一件事,離職是一種手段,不是一種目的。

這個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工作,每個行業都有背後的辛酸。

如同電影《天氣預報員》所說:

「成年人的生活裡,沒有容易兩個字。」

當我們選擇一份工作後,堅持下去並有所成就的關鍵,在於能不能接受職業背後的辛苦之處。

我認為只有明確知道自己的目標,才會對未來有所憧憬,也才能忍受抉擇後的工作裡,其中一部分的不完美之處。

因此,若只是對現狀不滿,卻又還沒找到未來方向的人,離職並不是最好的選擇。

雖然它能消除短期裡,對於日常工作的不適應感,卻無法幫你想出往後日子裡,自己應該走的職涯道路。

由上述可知,是否找到方向是離職前,要好好想想清楚的事。

接下來我們要問:「怎樣才算是找到方向?」

興趣與專業的差距在哪?

每個人都擁有兩種生活,工作時的生活與下班後的生活。

當我們在工作上失去熱情、成就感時,會想要透過離職這個方法,給自己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。

試著將下班後的興趣,變成下一個職業方向。

期待能將下班後的興趣,搬到日常的工作裡,成為一位真正熱愛生活的人。

但若想要完成上述計畫,你首先要克服的關卡不是離職,而是興趣提升到專業程度過程中,所需要面對困難,俗稱「達克效應」。

達克效應是一種心理現象,用來描述初學者的自信與實力不對等,是一種主觀感受與現實不符合的認知偏差現象。

我們以下圖為例,橫軸代表實力、縱軸代表自信。

達客效應|理想的學習曲線

我們直觀上會認為,一個人的自信與實力會成正比,自信會隨著實力提升逐漸成長,形成一條 45 度的直線。

但實際上,人更容易產生下方的曲線。

達客效應|實際的學習曲線

每個人在認識、學習一項新事物時,都會因為前期學會的一點點知識,讓自信心大幅激增,產生自信與實力不符合的偏差。

這種現象的成因,是人類的大腦無法想像自己沒有學過的事物。只要沒有親身經歷,我們就會當它不存在。

例如,我們在學習一個專業時,需要理解 100 個知識點。

初學者容易學會了 5 個知識點後,在尚未接觸剩下的 95 個知識點之前,擅自認定 5 個知識點足以掌握該專業。

上述現象,是讓我們產生「興趣變成工作」此想法的主因。

但是,當我們將興趣繼續專研深入後,就能判斷出一個人對該領域是否真正有熱忱。

離職後的當事人,必須在生活費消耗完之前,強迫自己經歷實力沒有明顯增加的前提下,自信心暴跌的困境。

達克效應|興趣與工作的差距

因為只有如此,才能消除自己的認知偏差,重新真正的學習該領域的專業。

我們回過頭來,重新解答「怎樣才算是找到方向?」

我認為能夠克服達克效應的興趣,就是一個能繼續發展的方向。

設計師山本耀司曾說:

「自己這個東西是看不見的,撞上一些别的什麼,反彈回来,才會了解自己。」

「所以,跟很強的東西、可怕的東西、水準很高的東西相碰撞,然后才知道自己是什麼,這才是自我。」

未來方向該如何尋找?

對於一些大學生與社會新鮮人來說,有個接近無解的問題,一直困擾著內心。

問題是:「我完全不知道自己未來的方向,到底該怎麼辦?」

這個問題,我認為你就算想破頭,也不會有任何答案,原因是這不是一道思考題,是一道實踐題。

網路上常常會流傳著一些名人故事,他們會說自己因為某些契機,因此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。

例如看到病人的痛苦處境,因此決定要當醫生;看到偏鄉教育小孩資源不足,因此決定要當老師。

這種故事會讓人產生一個錯覺,覺得自己就差在一個「契機」,因此將心力都花費在尋找契機。

但我認為契機並不重要,重點是後續不斷嘗試、努力的過程,才是一個人能找到方向的主因。

很多人都曾想當一位醫生,但不是每個人能強迫自己在求學階段,經歷每天高強度的讀書節奏與成績競爭。

很多人也曾想當一位老師,但不是每個人都能撐住大量的備課,與教育科目的考試壓力。

你可能會說:「我必須要找到自己熱情所在,才有辦法經歷這些痛苦過程。」

對於這個說法,我覺得熱情的定義應該完全相反,它是在努力克服無數個失敗後,一點一滴慢慢形成的成就感動力。

有些沒有方向的人,會用「興趣多元」的包裝逃避問題。

原因是他們在學習新事物時,只願意讓自己停留在達克效應的認知偏差階段。

若再深入一點專研,就會因為自信心暴跌速度與實力成長不成正比,輕易地放棄與逃避。

表面上看起來什麼行業都可以做,但實際上什麼行業都無法做。

沒有人天生適合什麼職業,也沒有人天生不適合什麼職業

有方向與沒方向之間,只有願不願意挽起衣袖,努力耕耘的差別。

《貝殼放大》營運長 王佑哲:

「大量的嘗試,其實不能解決你的迷惘。持續有紀律的累積,才是解決迷惘的關鍵。」

哪些是合理的離職指標?

當我們確定自己未來的方向後,就能清楚的判斷自己是否離職。

因為所有與未來方向不相關的工作內容,都是可接受的離職原因。

例如,在公司待的時間長短,就不會是納入考量的原因之一。

若我們正在做與未來不相關的工作,不管是待了 3 個月,還是待了 1、2 年,都沒有任何差異。

因為對於未來的專業領域來說,工作的年資都是零。

話雖如此,我認為在真正離開公司前,我們也要盡可能找出與未來目標相關的工作,並設法做到最好。

舉例來說,如果一位行政人員未來想走行銷,他可以先試著將所學的行銷知識,實際應用在工作上。

例如寄送郵件時,能試著導入電子信行銷的架構,撰寫清楚明確的內容,嘗試提高開信率。

此外,還能在郵件中安裝追蹤裝置,練習分析行銷的成效與數據。

當你已經將工作上,一切與未來方向相關的內容執行完善後,就可以自信大方地離開公司。

由此推論,我認為最完美的離職時機,是工作上一切都已經得心應手,每個問題都能毫不費力解決的時候。

結語

很多人會覺得新人到職 3 個月就離職,是穩定性不夠、抗壓性很低的徵狀。

對此,我覺得拿「工作時間」去評估一個人的專業能力,只是沒有道理的刻板印象。

因為一個人離職的原因,是數種可控、不可控辯因的集合體,時間根本與上述原因沒有任何關聯。

但我認為專業上的累積,卻是一個赤裸裸的指標,它會真實呈現自己努力的程度與專業知識的吸收。

因此我們能做的事,就是決定一個目標後,認真踏實的過好每一天。

過程中如果遇到問題,再不斷調整執行方法。在你沒把握的時候,邊走邊看,因時度勢。

最後,不用要求自己要突飛猛進,選擇每天努力一點點,就是一種生活態度

Similar Pos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