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ava 方法的返回值與關鍵字詳解
更新日期: 2025 年 2 月 15 日
本文為 Java 基礎入門 系列文,第 8 篇:
在 Java 中,方法(Method)是程式的基本組成單位,用來封裝可重複使用的程式邏輯。
當方法執行完畢後,可以選擇返回一個結果,也可以選擇不返回任何結果。
Java 使用不同的 關鍵字(Keywords)來定義方法的返回類型,因此了解這些關鍵字的用法對於學習 Java 至關重要。
本文將詳細介紹 Java 方法的返回值類型、void
與其他返回類型的使用方式,並透過範例幫助新手理解。
Java 方法的基本結構
在 Java 中,方法的基本語法如下:
修飾符 返回類型 方法名稱(參數列表) {
// 方法內部的程式碼
return 返回值; //(若有返回值)
}
其中:
- 修飾符(如
public
、private
、static
)用來控制方法的存取範圍。 - 返回類型(
void
或其他類型)決定方法執行後是否返回值,以及返回值的類型。 - 方法名稱 是方法的識別名稱。
- 參數列表(可選)用來接收傳入的值。
- return 返回值(若適用)表示方法執行後回傳的結果。
方法沒有返回值(使用 void
)
當方法不需要返回任何值時,必須使用 void
作為返回類型。
void
的語法與示例
void
代表該方法不返回任何值,因此方法內部不能使用 return
返回數據,但可以單獨使用 return;
來結束方法的執行。
範例:不返回值的方法
public class Example {
// 定義一個沒有返回值的方法
public void sayHello() {
System.out.println("Hello, world!");
}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Example example = new Example();
example.sayHello(); // 調用方法,執行後不會有返回值
}
}
輸出結果:
Hello, world!
這個方法只是執行 System.out.println("Hello, world!");
,但沒有返回值,因此 void
是合適的選擇。
雖然 void
方法不能返回數據,但可以使用 return;
來提前結束方法的執行。
範例:使用 return;
提前結束 void
方法
public void checkNumber(int num) {
if (num < 0) {
System.out.println("數字不能是負數");
return; // 提前結束方法
}
System.out.println("數字是:" + num);
}
當 num
是負數時,return;
會直接結束方法,不執行後續程式碼。
方法有返回值(使用具體類型)
當方法需要返回計算結果或某些數據時,必須指定返回值的類型,並使用 return
關鍵字返回對應類型的值。
常見的返回類型
在 Java 中,返回類型可以是基本數據類型(int
、double
、boolean
等)或參考類型(String
、Array
、Object
等)。
返回類型 | 說明 | 範例 |
---|---|---|
int | 返回整數 | public int add(int a, int b) { return a + b; } |
double | 返回小數 | public double getPi() { return 3.14159; } |
boolean | 返回布林值 | public boolean isEven(int num) { return num % 2 == 0; } |
String | 返回字串 | public String greet(String name) { return "Hello, " + name; } |
Array | 返回陣列 | public int[] getNumbers() { return new int[]{1, 2, 3}; } |
Object | 返回物件 | public Person getPerson() { return new Person("John", 25); } |
基本數據類型的返回值範例
範例:返回 int
型別的加法結果
public int add(int a, int b) {
return a + b;
}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Example example = new Example();
int result = example.add(5, 3);
System.out.println("加法結果:" + result);
}
輸出結果:
加法結果:8
return
的規則與注意事項
return
必須匹配返回類型
- 如果方法聲明為
int
,則return
必須返回int
值。 - 如果方法聲明為
String
,則return
必須返回String
。
錯誤範例(不匹配的返回類型):
public int getNumber() {
return "Hello"; // ❌ 錯誤!String 無法返回 int
}
return
結束方法的執行
當 return
被執行時,方法會立即結束,不會執行 return
之後的程式碼。
範例:
public int example() {
return 10;
System.out.println("這行不會被執行"); // ❌ 編譯錯誤
}
特殊情況:方法返回 null
當方法的返回類型是 物件(Object)時,可以返回 null
代表沒有值。
範例:
public String getMessage(boolean success) {
if (success) {
return "成功!";
} else {
return null; // 代表沒有訊息
}
}
在這種情況下,呼叫 getMessage(false)
會返回 null
,表示沒有可用的訊息。
結論
- 若方法不需要返回值,則使用
void
,並不能使用return 值;
。 - 若方法需要返回值,則必須指定返回類型,並確保
return
的數據類型匹配方法定義。 return
會立即終止方法的執行,並將結果返回給呼叫端。- 對於物件類型的方法,可以返回
null
,表示沒有值。
了解 Java 方法的返回值機制後,你可以更靈活地設計方法,提高程式的可讀性與可維護性! 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