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
不知道要做什麼工作?|如何找到工作方向|興趣與工作關係解析

更新日期: 2022 年 11 月 14 日

「不知道未來的工作方向」、「找不到自己的興趣」是讓人生活迷惘的兩個問題。

記得自己剛升上大學時,也曾因為這些問題痛苦不已。

當時,聽到很多教授會建議大一新生,先找到自己未來的方向,才能讓大學過得充實。

換句話說,教授建議新生們要先釐清自己的目標,才知道大學四年好好往該往哪些方向努力。

這個道理很容易懂,但當我準備剛始實踐時,就發現一個巨大無解的問題。

因為「我根本不知道,自己未來想要做甚麼工作」。

對於這個困擾,社會上常見的解答,是建議我們從自己的興趣著手,說不定會有個頭緒。

因此,我順著這個邏輯重新思考自己,卻發現「烙賽」了,我竟然「不知道自己的興趣是什麼?」

若硬要說幾個休閒活動,最多就是「打電動」、「聽音樂」兩個項目。

但很顯然上述的活動,不符合別人口中的「興趣」。

最後,大學教授們那些立意良善的建議,我還沒踏出第一步就宣告失敗。

四年一轉眼就度過了,畢業後上班到現在已經四個月。

現在回過頭來,重新檢視當時自己面臨的困境,才發現自己一開始就想錯了。

因為以「興趣導向」去規劃未來職涯,是一種被過度吹捧的錯誤思維模式。

興趣的本質是什麼?

每次只要有人對未來感到迷惘時,大多數主流的聲音,會建議從感興趣的事物著手思考。

為此,他們還可以找出一大堆名人故事與名言,只為了強調「興趣」的重要性。

因此,我們需要釐清的問題是:「興趣到底是什麼?」

人類的大腦,是由數千億條神經元構成。

我們會因為某些外在環境的刺激,產生一種傳導神經訊號的物質—「多巴胺」。

每次只要產生「多巴胺」,就會讓人擁有一種亢奮、愉快的感覺。

為了持續獲得「多巴胺」的感覺,人們會對那些引起多巴胺分泌的外機刺激,感到「有趣」。

例如,同樣在盤點數據,有些人對這件事樂此不疲,有些人則只有痛苦、煩悶的感受。

影響兩者差異的根本在於,當事者本身是否因為「盤點數據」這項外在刺激,大腦神經元有無產生「多巴胺」。

由此可知,興趣的本質就是多巴胺。

獎勵效應

在心理學中,有一種現象稱為「獎勵效應」。

它用來描述人們執行某一任務時,如果被證明正確並有好的結果。

大腦決策區就會發送「獎勵訊號」(也就是多巴胺),讓人認知能力提升的同時,再次投入該任務更進階的項目。

上述這種循環,就被稱為「獎勵效應」。

由此可知,「興趣」、「熱情」這些名人推崇的概念,並不是人天生就具備的某種特質。

它是在不斷接觸外部事物時,在過程中逐漸產生的激勵循環。

同時,因為在人們接觸的大量的事物中,只有一小部分的事情,能使大腦神經受到刺激產生多巴胺。

因此,許多人會建議迷惘的人,多多嘗試不同的事物。

希望能透過增加刺激點數量,以此提高讓你產生「興趣」的機率。

從邏輯上來看,這個方法似乎能有效幫我們達成「找到興趣」這個目標。

但現實層面,有個問題現實需要回答:「大量嘗試真的能找到興趣嗎?」

甚至,我們還需要再問:「你找到的興趣,是否有對應的職業缺口?

專業的本質是什麼?

在職場上,一個人工作的價值,由三個層面構成:技能、知識、思維。

我們可以將這三個層面,看成一份工作由淺入深的過程。

基礎技能

一般來說,一位剛入行的職場新人,會將大量的工作時間用於執行層面。

我們只需要學會標準統一的執行流程,就能用相同的模式不斷執行某些任務。

以我的 SEO 工作來說,學會最簡單的後台操作功能,每天就是不斷重複產出文章。

每篇文章就像是流水線的產品,都會有固定的格式與架構,自己則是重複組裝的工人。

進階知識

當我們執行到一定的數量後,熟能生巧的過程中也會看出 SOP 的缺點。

因此,我們會開始嘗試思考、學習相關知識,以此改善原先的成效與流程。

繼續以我的工作為例,當我跟著 SOP 好幾篇產出文章後,發現文章流量始終沒有改善。

所以我會開始學習 SEO 相關知識,了解搜尋引擎運作的原理、下標技巧等等。

過程中,也會了解哪些是讀者真正關心的內容,調整文章撰寫的方向。

高階思維

一個人每天以相同的行動、思考模式渡日,就會讓人的思維模式產生轉變。

當他們遇到問題時,能夠以一種特有的思考方式去理解並解決。

以 SEO 工作來說,若我們發現網站整體流量下降,會先試著列出幾種可能的問題點。

在此前提下,一個個去改善可能的問題點,藉由反覆測試找出流量落後的癥結點。

這種本能性的思考方式,也將會影響一個人了解問題、看待事物的角度與解決方法。

例如,以 SEO 概念去思考「減肥」這件事,會先以「時間」與「整體性」層面改善。

SEO 工作者會認為,我們不可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,而是需要依靠時間的累加性,慢慢逐步改善。

另外,SEO 人員也會認為,肥胖是一個多元且複雜成因的總和。

我們需要將可能的成因納入考量,透過不斷改善並搭配時間的成效檢視,系統性地完成減重。

上述那種始本能性的問題思考方式,也將會成為一個人工作的核心競爭力。

畢竟知識與技能都能靠學習而成,但思考模式卻不可能一夕之間產生改變。

由此可知,為什麼許多工作會看重「年資」這件事。

因為年資的意義不在於工作時間,而是經驗與知識累積形成的思維方式。

所以你問:「專業的本質到底是什麼?」

我認為專業是一個人花費大量時間、吸收大量專業知識,一點一滴慢慢淬煉出的思維結晶。

培養「興趣」前的思考點

前面我們談到,若希望透過「大量嘗試」去尋找興趣,則有兩個問題必須解答。

  1. 「 大量嘗試是否找得到自己的興趣? 」
  2. 「你找到的興趣,是否有對應的職業缺口?」

以下,我們將問題分成兩部分依序解答。

大量嘗試的誤解

以我的經驗來看,很多迷惘的人都很有行動力,不斷大量接觸並認識各行各業、各個領域。

但他們卻因為對「嘗試」這件事,沒有建立正確的認知,導致自己永遠找不出的興趣。

「嘗試」不是三分鐘熱度淺嚐為止,而是以匠人精神全力做好一件事。

在選擇過多的世代,很多人都會以無所謂的心態為自己做決定。

心裡覺得大不了失敗後,再換一個新的選擇就好。

例如修了一門程式設計課,因為某道題目寫不出來、某個概念無法理解,就判定自己不喜歡寫程式。

又或是自學一堂數據分析的線上課,但因為一個分析工具不會操作,就認為自己對數據分析沒興趣。

若以這種心態去「嘗試」,最後一定會封死自己所有可能的道路。

因為不管事什麼領域,在該領域學習的期間,都有各自需要突破困難與挑戰。

作為一個負責的人,不要擅自決定自己什麼合適、什麼不合適,在未曾努力前就放棄。

我們在討論「專業的本質」時,就說到「專業」養成的前提,是需要大量的時間與知識投入。

同理,培養興趣也須要時間與心力慢慢灌溉。

只有在不斷努力的過程裡,才能因此更認識自己,並發展成未來可能的工作專業。

興趣的市場層面

不可否認,當我們內心浮現「找不到興趣」的擔憂時,背後更深層的顧慮是「找不到工作」。

因此,為了找到自己未來理想的工作,我們努力去尋找興趣。

希望將興趣的成就感與未來職業結合,讓工作本身能同時達到物質與心靈的富足。

這種「理想工作」的樣貌,也常常被許多報章雜誌推崇。

為了加強它論述的可信度,媒體還會引用一大堆名人的實際案例,以此說服讀者。

但以我自身求職的經驗來看,興趣不一定會有對應的職業需求。

白話文來說,我們喜愛的興趣,可能無法到來足夠支撐生活的收入。

你可能會想說:「沒試過怎麼知道,行行出狀元沒聽過是嗎!?」

還會再拋出一句賈伯斯的名言:「追求卓越,成功自然會跟著你。」

對此,我們以兩個不同的興趣為例,試著探討興趣與職業的關係。

假如有一個人的興趣是「睡覺」,另一個人的興趣是「寫程式」。

可想而知,後者的興趣一定能幫他找到工作。

若我們以「行行出狀元」的觀點去思考,可能也會發現有種工作叫「床墊試睡員」

試睡員的工作內容,就是每天睡不同的床墊,感受彼此之間的差異性。

表面上來看,就算是一個再獨特的興趣,的確也會有相應的工作崗位。

但憑良心講,你覺得找一個「軟體工程師」工作,與一個「床墊試睡員」的工作,哪個更容易?

「興趣」與「工作」的關係是什麼?

市面上有許多關於職場的心靈雞湯,都會將職場成功人士的成功原因,歸因於「熱情」這個特質。

同時,文章會解釋「熱情」源自於「興趣」,因為有興趣才會有產生動力,將相關的工作事項做更好。

上述的論述,容易讓大學生、社會新鮮人對工作產生思考的盲點。

他們容易將「興趣」與「興趣以外的工作」進行二分法。

仿佛只要不是做興趣相關的工作,就不會得到工作的成就感,將這類工作視為對現實的妥協。

但我們應該知道,興趣與職業之間的關係,除了等號與不等號,其實還有更多的可能。

成就感到底是什麼?

前面我們提到,人會對某些事情產生興趣的原因,在於大腦神經元分泌的「多巴胺」

但在這裡,我們需要釐清一個觀念。

多巴胺產生的「獎勵效用」,只能讓人產生「期待感」、「渴望感」,而非使人感受到「快樂」。

講白一點,「獎勵效用」就只是一個成癮機制。

我們以「滑手機成癮」來說,我們很多時候只是「為了滑而滑」,即使很累也捨不得停下來。

原因在於,獎勵機制不斷告訴你:「滑下一條訊息不一定會爽,但不滑手機一定會不爽。」。

當人處於在於此狀況時,代表獎勵機制產生的「饑渴感」大於「滿足感」。

你可能會疑惑:「所以你講得這個東西,到底跟成就感有什麼關係?」

原因是,成就感就是以成癮機制為動力,但是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,獲得快樂與激勵。

成癮機制可以讓人過得更糟,也可以使人過得更好,差別點在於是否有「成長」。

一個人會感到「快樂」的原因,是因為大腦分泌一種稱為「腦內啡」的激素。

它對人體產生的效果,會讓人感受到一種內心平靜的快樂、滿足感。

諾貝爾獎得主 羅傑.吉爾曼 就曾好奇:「我們該如何讓人的大腦產生腦內啡?」

根據羅傑的研究,他發現大腦產生最多腦內啡的區域,就是在「學習」與「記憶」相關區塊。

用一句話理解,就是「學習使人快樂」。

我們將多巴胺的獎勵機制,與腦內啡的快樂機制結合,就會形成下圖。

回到原始的問題:「成就感到底是甚麼?」

「成就感」就是以此良性循環,不斷使自己變更好、更快樂的機制。

我們該如何找到一個理想的工作?

當我們在思考未來工作選擇時,必須先了解「興趣」絕對不會是重要依據。

從上圖可知,若將興趣作為找工作的主要考量,就會成為限制自己可能的枷鎖。

因為興趣只讓你產生對工作的「渴求」,卻不一定能使你工作時感受到「快樂」。

北野武在《北野武的深夜物语》中,曾寫道自己對工作的體悟。

「大多數人都是挑選自己不太喜歡的職業,這樣比較好上手」

「人對不太喜歡的東西反而會看得更透徹,再說無論哪個行業都有盲點」

「所以稍微保持距離的旁觀者,會比全身心投入的當局者更容易發現盲點。」

因此,你問:「什麼才是尋找工作正確的判斷標準?」

我們以「成就感」的機制思考,就會有明確的答案浮現:工作成長性。

許多人最開始選擇一份工作,只是把這份工作當作一個謀生手段。

他們或許並不是因為自己喜歡。而是因為薪水、發展、通勤時間等等原因。

在不斷了解、學習進步中,發現了自己在工作中的興趣點

漸漸地,普通的工作成為了自己的愛好。

蔡康永曾給新鮮人一個工作選擇建議,他說:

「你不一定要做你最喜歡的一件事,可是呢,你要做一個你能學到東西的事,因為學習是快樂的」

後記

看到這裡,如果你還是對未來很迷茫。

我會建議你直接打開求職網,去看看有哪些工作的薪資、工時、成長性、通勤時間滿足你的需求。

拋開「興趣」為主的思考模式,實際認識、了解市場的職業缺口、行業薪資水準。

選定好之後,就去了解工作內容有哪些需要精進,並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。

而非胡亂的嘗試一推「興趣」,卻逃避真正重要的問題:「專業能力」、「薪資」、「工時」等等。

很多時候我們會害怕做選擇,常常以成敗去思考選擇依據。

如果成功了就是對的選擇,失敗了就是錯的選擇。

但其實我們選擇的當下,也無法知道它是不是對的。

反而是要等未來努力之後,讓這個選擇變成對的。

最後還是老話一句:「選擇每天努力一點點,就是一種好生活態度。」

問題統整

興趣的本質是什麼?

興趣的本質就是多巴胺。

人類的大腦,是由數千億條神經元構成。

我們會因為某些外在環境的刺激,產生一種傳導神經訊號的物質—「多巴胺」。

每次只要產生「多巴胺」,就會讓人擁有一種亢奮、愉快的感覺。

為了持續獲得「多巴胺」的感覺,人們會對那些引起多巴胺分泌的外機刺激,感到「有趣」。

專業的本質是什麼?

專業是一個人花費大量時間、吸收大量專業知識,一點一滴慢慢淬煉出的思維結晶。

一個人每天以相同的行動、思考模式渡日,就會讓人的思維模式產生轉變。

當他們遇到問題時,能夠以一種特有的思考方式去理解並解決。

畢竟知識與技能都能靠學習而成,但思考模式卻不可能一夕之間產生改變。

「興趣」與「工作」的關係是什麼?

興趣與職業之間的關係,除了等號與不等號,其實還有更多的可能。

我們以「成就感」的機制思考,就會有明確的答案浮現:工作成長性。

許多人最開始選擇一份工作,只是把這份工作當作一個謀生手段。

他們或許並不是因為自己喜歡。而是因為薪水、發展、通勤時間等等原因。

但在不斷了解、學習進步中,發現了自己在工作中的興趣點。
漸漸地,普通的工作成為了自己的愛好。

Similar Posts

One Comment

Comments are clos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