轉職日記七:冒牌者症候群

更新日期: 2024 年 12 月 13 日

今天已經來到了課程的第八週,這兩週可以感覺到每天都處於過度努力的狀態。

通常下課回到家,吃完晚餐休息一下後,就準備開始繼續整理筆記與寫代碼。

上周更是因為上課的內容,教授了這幾周以來複雜度最高的 Django 框架,讓我連花時間寫日記的時間都捨不得,只能先將心力花費在整理流程複雜的筆記。

另外本週也因為健身導致的足底發炎,將原本健身的時間也全部拿去寫程式,幾乎一週天都在寫程式。

對應的成果就在於,我原本 CRUD 的流程需要花費兩個半小時才能完成一輪,經過大約 5 輪的複習與研究,進步到了 40 分鐘能做完基礎功能。

奇怪的事情,就是我已經這麼努力了,我這一兩天偶爾卻會有一個念頭不時閃過腦中:我這種程度有機會當工程師嗎?會不會只學到皮毛而已。

客觀來說,我的寫程式能力相較於以前的自學階段,確實有許多進步,且學習到的程式概念也有更深刻的了解。

但理性上來說,我反而卻因為對於代碼越熟悉,因此越感到自己的不足。

這種矛盾的狀態,讓我察覺自己蠻符合網路上大家會分享的「冒牌者症候群」常見狀態:

  1. 感受到學習壓力
  2. 自我懷疑
  3. 過度工作
  4. 工作與生活之間不平衡

我推測自己會出現這種症狀主要是由於,我這週原本兩天的健身時間因腳傷而暫停,導致身體無法有效排解壓力,才會有這種症狀出現。

因此我首先需要做的事情,就是先去好好健身房鍛鍊一下,希望運動後能幫助我有效排解壓力。

同時,這週 python 的課程也告一段落了,開始進入小組專案的環節。

從今天第一次開會討論題目的心得,我覺得此階段困難的地方除了寫代碼外,還考驗著團隊成員開會技巧、會議記錄、意見交換與說服的能力。

希望接下了一個半月,能順利解決專案需要面臨的各種問題與困難,就算遇到沮喪的事情,也都能咬緊牙關努力撐住。

最後送給今天的自己一首歌:New Era,希望自己接下來的每一天,仍然認真生活且細細品嘗其中的樂趣。

Similar Posts